文/林奇芬
329黃金檔期來了,據業界推估今年全台推案量高達3600億元,是近年新高量,顯示在悶了一年之後,不動產業者想趕快推升今年的房市買氣。不過,央行總裁彭淮南則表示,對於金融機構的房貸放款管制,目前沒有要放鬆的意思。究竟,一冷一熱之下,未來房價會漲會跌?還是許多人心中的問號。
最近參加一場朋友聚會,許多人聊到自己的買屋經驗。有人懊惱太早在2002年賣出台北東區黃金地段的房子,少賺3倍漲幅,但也慶幸後來陸續換屋,最終換到市中心大坪數的房子。有人則遠離台北跑去桃園置產,每天通勤花了不少交通時間,但大坪數的優質生活空間,讓每個到他家作客的朋友都羨慕的不得了。
還有最近因為話題而很夯的八里,也有朋友在三年前遷入,他認為好空氣、好居家,讓他過得很愜意,同時也看好未來成長潛力。但對我而言,住在台北市捷運線上,不管去哪裡都又快又方便,同時住家附近從傳統市場到超市樣樣皆有,才是輕鬆好生活。
看來每個人喜歡的生活環境大不相同,因此,買屋不能只問那裡房價會漲,而要問那裡適合自己,同時負擔又不會太重,那就對了。因為,如果是買屋自用,一般至少七到十年以上才會換屋,短期間房價漲跌對個人影響不大,但每天的生活才是真正要面對的。
因此,買房子要衡量那些生活需求才對呢?我覺得符合三個標準就可以了。
第一,貸款負擔。買屋是甜蜜的負擔,但也不能因此變成屋奴,因此,房貸負擔不要超過家庭所得的三分之一,舉例來說,月收入十萬元的家庭,房貸最好不超過3.5到4萬元,這表示大約可以貸款七百萬、八百萬元,可據此推估購屋總價。超過能力購買總價過高的房子,不僅給自己帶來過重的財務壓力,也讓家庭其他支出受影響。
第二,通勤時間60分鐘以內。不管是捷運、公車、自己開車、機車等,或多種交通工具混和搭配,上下班通勤時間應控制在60分鐘以內,才可避免過長交通時間所帶來的身心疲累。配合目前雙北市的捷運路網、機場捷運,60分鐘內可到達地點大幅擴增,此也增加了許多可選擇的購屋地點。近年許多上班族轉進新北市、桃園等地,也是因為交通動線有具體的發展與改善,所帶動的外移效益。
第三,周邊生活機能。很多人說買屋最重要的是地點、地點、地點,但不可諱言,年輕人負擔能力有限,目前只能往外圍發展,距離市區軸線越遠的地區房價自然越便宜。不過,在選擇這些所謂新市鎮前,還是要看看房屋周邊的商圈是否成形,生活採買是否方便,有了這些基本條件,自然可匯聚人氣、支撐房價穩定。
我有朋友不喜歡通勤,選擇在市區內買老屋,把房子改裝得很舒適,一樣住得很開心。也有朋友在郊區買獨棟房子,雖然要花不少通勤時間,但打造一個漂亮的花園是他的生活樂趣。房子是每個人下班後的生活空間,也是要紓解壓力的場域,尋找一個喜歡的生活樣貌,給自己一個能夠再充電的空間,應該比只是問,那裡房價會漲,要更重要一些吧。
轉錄好房網名人專欄-林奇芬